中国岸电,请你再走快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12浏览次数:164

    国际海事组织(IMO)近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0届会议上,通过了自2020年1月1日起,船舶燃油含硫量从现在的3.5%降低到0.5%的规定;

  美国加州针对2007年通过的"控制停泊于加州港口的海船的辅机排放有毒气体"规则,发布了自2017年1月1日起,将实施船舶靠港接用岸电的强制性新标准;

  我国自去年9月至今年11月,先后颁布了《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以上表明,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对控制船舶排放改善大气污染的日益重视,船舶岸电作为港口节能减排的首选,正受到广泛关注。

  船舶靠港作业期间,为维持生产生活需要,就要开动辅助发电机发电,辅机燃烧柴油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的排放。据统计,靠港船舶辅机排放占港口城市总排放的16%至30%。

  而船舶接用岸电时靠港则不用辅机发电,可通过接用来自陆上的电力满足自身需要和减少排放。日前,随着台湾长荣公司麾下的8000箱位集装箱船"长青号"在上海洋山港撤电完毕,连云港港和上海港联合研发的岸电设备成功供电。本次接用岸电18小时,台湾长荣公司、该轮受电设备制作商韩国三星、上海港三方专家高度肯定了岸电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后危机时代的商业机遇,到港船舶接用岸电正成为港航领域节能减排最具前景的技术。

  A、岸电成为减排"主力军"

  推进岸电工作,交通运输部不遗余力。

  2010年6月28日,交通运输部组织相关司局和科研院所在秦皇岛市举行了岸电技术方案交流会,全国开展岸电研发的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蛇口港、连云港港都派员参加会议;

  2013年4月和2014年4月,根据交通运输部要求,中国港口协会先后两次在连云港神州宾馆召开全国港口节能减排技术经验交流会;

  2015年3月,交通运输部启动船舶岸基供电行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的工作;

  2015年8月27日,交通运输部颁布了《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主要港口90%的港作船舶和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50%的集装箱、客滚和邮轮专业化码头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

  2016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颁布实行,这是中国环保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法律授权交通运输部可以按照国际惯例划定控制区,进入控制区的船舶必须达到排放要求,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事实上,除了交通运输部外,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电网公司等多个部门都踊跃参与到岸电推广工作之中。

  就减排效果而言,岸电也成为港口节能减排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据国内业界专家透露,目前船舶靠港减排的通行技术有3种,分别是换用低硫油、采用LNG动力和接用岸电。

  专家介绍,岸电同低硫油都能实现船舶减排,然而低硫油对减少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的排放几乎没有作用,但岸电却作用巨大,而且接用岸电还可以减少船舶振动和辅机磨损。同时,陆基岸电的接电撤电效率、对船舶作业的影响、设备的投资等全面优于LNG岸电,因此,中国作为LNG资源缺乏国和泊位利用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国家,不适宜运用LNG岸电。

  "因低硫油技术为发达国家所掌握,LNG船舶尚未成熟,因此,我国沿海排放控制区划定后将会力推岸电。"专家表示。

  B、港航"联姻"擦出岸电火花

  2010年初,连云港港董事长白力群与北方船务公司主席高彦明在香港一拍即合,提出联合研发岸电技术的战略构想。

  "如果我们能研发出高压变频不间断供电技术,不仅在技术上能居于领先地位,且市场前景看好!"双方抱着这样一个坚定的目标成立了项目组。

  项目组发现,岸电分两大系列:一是用400V电压/50Hz频率的船舶,多为内河运输的小吨位船舶和辅助大船进出港的港作船舶;二是用450V电压/60Hz频率的船舶,多为从事海上运输的大吨位船舶。其中,第一系列虽有市场需求,但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激烈,研发价值不高;第二系列当时在世界上只有美国洛杉矶港和中国的上海港采用,其技术皆为低压变频技术,具有较难克服的成本高、操作复杂和船岸负载转换时需船舶断电的弊端。

  经过8个月攻关,项目组于当年9月攻破了主要技术难关,研发达到了预期目标。

  2010年9月,连云港港小试"牛刀",在中韩轮渡公司航行韩国平泽港的"中韩之星"轮上安装了变压设备,在港口59#泊位安装了变频设备。

  当年10月24日,连云港港口集团在59#泊位举行了"全球首套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启动仪式"。

  随后,经连云港港口集团、北方船务公司和主要技术方三方商定,于2011年5月30日成立了连云港星火岸电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7月27日改名为江苏新航电气有限公司。

  "岸电发源于瑞典,领头羊是美国,中国是后起者。美国的岸电是低压不变频不并网,技术相对简单,不适用于中国。"江苏新航电气有限公司陈钢告诉记者,中国的岸电另辟蹊径,在交通运输部的支持和主导下,由CCS联合连云港港口集团、河北远洋和交通部水科院于2010年研发成功的高压变频不间断供电技术,体现了先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获得一批专利并编写了国家标准,实现了赶超。"船舶靠港后插电即用,拔电即走,方便快捷。"

  经过发展,江苏新航电气领跑"中国岸电",技术已升级至第三代,引来频频青睐--

  2011年9月,中国船级社依据连云港港的岸电技术面向世界同行出台了关于高压岸电技术检测的通函和一系列检验标准;

  2011年10月25日,连云港船用岸电技术作为全国港口系统唯一技术交流项目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上成功亮相,白力群发表了"船舶岸电技术引领绿色港航"的专题演讲;

  2012年4月12日,交通运输部和德国交通部签订了"中德绿色航线合作协议",指定由连云港港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大会江苏团会议上,经会议安排,白力群向参加会议的李克强总理汇报了岸电进展;

  更加令业内惊叹的是,连云港港岸电被世界铁矿砂生产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看中,在其一条名为"天津号"的40万吨级矿砂船上安装了岸电设备。

  C、岸电市场亟待规范扶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岸电工作的重视,一方面,国内外诸多大公司都开始涉足岸电研发领域,觑觎岸电产业化这块"蛋糕";而另一方面,由于岸电产业化涉及太多的不同利益主体和未知的配套政策,加之国家缺乏强制性的推广措施,使得产业化工作步履维艰,各大公司都没有投入较大的研发力量。

  "然而,现在的情况大为不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和交通运输部"港航防污染行动方案"的出台,岸电产业化前景骤然明朗,竞争对手迅速加大了工作力度。"陈钢说。

  据了解,除传统的竞争对手,如意大利的凯伏特公司、美国的ABB公司、日本恃崎公司之外,法国施耐德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国内的武汉港迪公司、国家电网的南瑞公司、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还有辽宁省的荣信公司、张家港的耐维斯通公司等为数不少的民企都纷纷进入了岸电领域。

  一时,群雄逐鹿、硝烟顿起。

  在多次投标中,江苏新航电气有限公司战胜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成为目前国内岸电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在技术研发上,他们已从高压变频不间断供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到具备一键操作、负载可视化自动转换、远程自动监控等功能的供电技术;掌握了10兆瓦技术,可满足世界上用电量最大的10万吨级豪华游轮的靠泊需求。在实际生产上,白力群带领团队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已能制造、安装满足2万箱全集装箱的5兆瓦船舶岸电全套设备。公司至今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并在德国和日本分别成功申报了专利。在标准制定上,也取得了突破,交通运输部于2012年7月审核通过和颁布了3套以连云港港为主要编写单位的船舶岸基供电行业标准。

  更为亮眼的是,江苏新航电气有限公司成功打入上海港、天津港、黄骅港、宁海电厂码头、沧州港;船用变压设备在港内已安装在中韩轮渡公司的"紫玉兰"和"中韩之星"客货班轮上,在港外为神华中海公司安装了11条船,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八一舰"也已经设计并制造完成,即将安装。

  然而,岸电虽是大势所趋,却步履蹒跚。

  行业人士认为,中国是一个港口大国和贸易大国,同时也是一个靠港船舶排放最多的污染大国,有必要高度重视并消除这个重大污染源。而岸电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环保技术,必须由中央政府牵头才能得以推进。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虽然国家为推进岸电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不甚突出。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由于减排的受益方是社会,而投资方是港航企业,在经济下行,港航企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缺乏加装岸电设备的积极性。其次,近年来油价和电价倒挂,用油的成本低于用电,进一步挫伤了港航企业应用岸电的积极性。此外,是否加装岸电和是否接用岸电在政策上区别不大,适当的补贴抵消不了岸电设备投入和运营成本的增加。

  专家建议,政府应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着以坚持社会效益为主、兼顾企业利益的原则,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倒逼岸电发展,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给予鼓励性补贴。同时,岸电作为供电的增量部分,可有别于作为存量部分的陆上用电,在增容和电价上给予优惠。"此外,国家对中资或中资控股企业加装岸电有补贴政策,但对投入巨资研发岸电技术并取得成功的原创单位缺乏扶持政策,建议从鼓励研发和创新出发,从提供贴息或低息贷款等渠道给予岸电技术原创企业以支持,同时纳入财政以奖代补范畴。"

  "中国岸电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创造了体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在国际海事领域制定规则、发出声音的难得契机,并且可以作为打造绿色‘海上丝绸之路’的科技支撑,市场潜力巨大!"这位专家说。

  多管齐下才能叫好又叫座

  岸电可以使靠泊船舶达到"零排放",因而被世界多国采用,也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可谓叫好声不断。然而,从近6年来的推广情况看,依然不太理想,甚至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除了企业主客观因素外,缺少倒逼机制,政策扶持不到位是主因。因此,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叫好又叫座。

  当然,这几年有关部门在推广岸电中也没少下功夫,但效果依然不明显,原因在于有扶持但难以到位。为何难以到位?缺乏必要的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用电上不能享受优惠待遇;补贴政策未能做到"面面俱到",挫伤了部分企业的积极性等,岸电推广叫好不叫座也就在所难免。

  要想岸电叫好又叫座,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利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更需要中央政府出台有力的强制措施,同时在补贴政策、低息贷款惠及岸电各方企业;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让地方政府、环保、港务、码头公司、船东、电力公司甚至货主共同参与,提供经济扶持。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岸电推广中的难题。

  使用岸电是当前有效的减排方式,我们期待各方多管齐下,政策扶持到位,让港口更加低碳环保,让空气更加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