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30多家企业齐聚万州新田港

发布者:赵翠云发布时间:2022-11-09浏览次数:33

一个港口,尚在建设,为何能吸引川渝鄂皖苏等地30多家企业齐聚?

11月8日,在新田港签约仪式上,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一语道破:将万州新田港打造成多式联运枢纽港,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长江经济带、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此前,新田港就已列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和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

新田港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东向开放门户。根据规划,新田港规划建设5000吨级的泊位19个,一期已建成投运,在建的二期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我们非常看好新田港的战略区位优势,也非常愿意见证新田港的成长。”签约企业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祖翔表示,此次30多家企业联手合作,将加快推动长江黄金水道物流产业链建设不断提质深化,加快推进畅通“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

为何要打造多式联运港

公路“转得出”,水铁“接得住”。

多式联运是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它是衡量一个地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在国家《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万州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万州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万州无论是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还是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离不开多式联运枢纽港的支撑作用,而新田港则具备打造枢纽港的战略优势。”业内专家表示。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明显促进作用,不仅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也能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在水铁公空多式联运中,地处黄金水道的新田港,采用公铁或公水联运方式,运输成本更低。

从万州新田港本身来看,也具有打造多式联运枢纽港的优势。它自然岸线超过5公里,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深水良港,港区后方直接连接万州绕城、万忠、万利、沪蓉、万开5条高速公路,进港铁路专用线连接了达万铁路、宜万铁路,铁公水多式联运条件得天独厚。

推动多式联运,也可以提升重庆支柱产业的竞争力。

之前,由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规划协调不够,我市一些港口、铁路与公路“连而不畅、邻而不接”,导致货物倒装次数过多、拉低了运输效率。推动多式联运,促使更多大宗商品从公路运输转到铁路或水运上来,可以更大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提升大宗商品的运输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

集聚和辐射功能已显现

当前,新田港物流集聚和辐射功能已开始显现,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625万吨、集装箱装卸能力达到45万标箱。依托万州“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每天抵达港口货物运到周边接壤区县,基本可以实现1小时抵达。

借助便利的高速公路,新田港进出港货物实现了高效疏运和集聚,正推动其多式联运“加速跑”。

今年9月,万州城市环线高速万州新田至高峰段高速公路开通,与新田港实现了铁水公无缝衔接,极大地提高沿线物流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

重庆高速航发集团新田港负责人吴玉林表示,以从新田港卸载的件杂货运往梁平方向为例,万州城市环线高速全线通车后,可以直接走新田港互通,车程缩短近30公里,可节约物流成本约3%。

未来与铁路线无缝连接

本身自带“光环”的新田港,早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去年,新田港二期尚未开建时,就吸引了川渝两地企业的“青睐”:重庆高速航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万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川渝6家公司,签署共建新田港二期项目的协议。

目前,二期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主要建设4个泊位,总吞吐量1400多万吨/年,有望2024年建成投运。

与此同时,多式联运关键的一环——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工程也有望年底建成。这条长约16公里的单线铁路,已于今年10月成功接入宜万铁路,目前全线步入了正线铺轨阶段。根据规划,该工程2030年设计运量为1094万吨,远期到2040年将达到1436万吨。

这条铁路线投运后,将把新田港与西北铁路大通道串起来,实现铁水公联运。届时,新田港辐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以及川东、鄂西、湘西等周边区域。比如四川省达州市等地的大宗货物,直接走新田港,将比走泸州港、果园港节省两到三天时间。以蓉万申铁水联运通道为例,货物在新田港中转,要比在泸州、宜宾等上游港中转,节约2—5天时间。

吴玉林表示,新田港与30多家企业强强联手,共同打造集水、公、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链,这有利于把新田港打造成为“绿色、智慧、低碳、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赋予新动能。

来源:重庆日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只为更广泛的传递航运市场相关信息,转载文章绝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构成任何导向及应用建议。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