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港口群海事服务能力日趋提升 浙沪供油一体化业务逐渐进入常态

发布者:金嘉晨发布时间:2021-08-02浏览次数:170

  日前,经过近6小时的供油作业,海港国贸供油驳船“谊诚26”顺利将1000吨高硫保税船用燃料油和150吨船用柴油,加注到大型集装箱船舶“MSC DILETTA”(地中海迪蕾塔)轮上。笔者从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获悉,浙沪供油一体化已经进入常态化,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部署进一步得到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市场推广,逐步做大在洋山港的供应量,争取在常态化运作稳定后尽快就近租用油罐和安排驳船停泊,以提高现场供油服务效率。”海港国贸船舶燃供部经理周浩表示。


  据悉,去年10月4日,海港国贸完成了浙江自贸区牌照供油企业全国首单浙沪跨港区国际航行船舶供油试点业务,为跨港区供油业务常态化打下坚实基础。去年10月4日,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大型集装箱船舶“SANTA VANESSA”在洋山深水港区上港集团尚东码头接受了1000吨低硫保税船用燃料油的跨港区补给,而这一船用燃料油由浙江自贸区的浙江海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提供,这也是首单沪浙跨港区国际航行船舶供油试点业务。去年12月12日,浙江自贸区燃料油供应企业——中石油上港(舟山)能源有限公司为停靠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长荣海运“海希”号大型集装箱船提供了低硫保税船用燃料油补给服务。


  今年3月8日,上海和舟山两地政府签订了《保税船用燃料油一体化供应协议》。根据协议,两地交通港航部门在中石油上港、浙江海港国贸2家供油企业试点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体化供油船舶名录库,两地相关经营备案手续、供油市场监管实施互认。


  双方以船用燃料油一体化供应作为浙沪海事服务合作的新起点,有序扩大试点范围,拓展深层次合作,共同推进两地国际航行船舶综合海事服务和LNG加注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携手推动建设“长三角海上合作示范区”。


  “截至今年7月21日,两家试点供油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监管流程备案,浙沪两地港航部门也同步实现对接互认,目前已完成15单供油业务,供油量超过1.5万吨。”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沪供油一体化业务是长三角合作涉海涉港领域的一项创新举措,对标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国际海事服务市场竞争力,具有引领作用。


  据了解,长三角区域是全球海运的重要节点,是国际航行船舶航线密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今年上半年舟山港域保税船燃加注量244.15万吨,增速21.7%,继续领跑全国;上海港是中国第二大加油港口,上半年保税船燃加注量为126万吨,占全国总加注量的12.86%。这两大加油港保税船燃加注量约占到全国加注量40%,形成合力将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海事服务能级,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合作样板。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徐国毅说,沪浙保税油一体化供应实现常态化是长三角区域港口基础服务市场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是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的重大举措。他相信,舟山港区的天然地理优势和石油加工能力,必将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船舶保税燃油供应提供价格低服务优的保障。


  长三角拥有世界最大的港口群,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上海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构建更高水平的一体化海事服务体系,是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全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切实履行国家赋予浙江自贸试验区承担国际海事服务改革探索的重任,围绕打造以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为突破口的国际海事服务基地,浙江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承接国家供油资质审批权,去年供油量已达472.4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八。

来源:中国水运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只为更广泛的传递航运市场相关信息,转载文章绝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构成任何导向及应用建议。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